
需要扣除10积分,您确认观看?
确认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步至APP或电脑端官网“我的"查看。
如何根据企业特性设计员工提成?
大本钟2019-08-07 08:22
1个回答
鄱阳湖
不知道你们的企业具体的特性,请你看看个人提成制的详细解读: 个人提成制,顾名思义,根据个人达成的业绩按照一定比例、标准进行奖金核算,一般适用于产出结果完全可量化,也直接能够转化为产值、营收或利润的岗位,这是绩效奖金核算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该方式计算过程清晰明确、易于理解且激励性高,员工明确知道完成一个订单、生产一个产品、设计一张图能够拿到多少奖金,只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与努力就能够得到。 采用个人提成制的员工薪酬发放方式也比较简单,可依据以下公式: 员工薪酬=固定底薪+提成奖金(=提成基数×提成比例) 根据以上公式,只要确定员工的固定底薪、提成基数与提成比例,就基本确定了个人提成制的方案如何设计,所以个人提成制方案设计分为三个核心步骤:定底薪、定基数、定比例。 一般在老板和HR们的认知中,固定底薪越低、提成奖金越高才是越好的,员工靠业绩说话,公司按业绩给奖金,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其实不然,固定底薪、提成奖金的高低各有其适用的情况,员工与公司付出先与后往往能够显示出一个公司或者老板的格局,从而影响业绩的达成。 固定薪酬与提成奖金占比有着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方式存在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其适用的情况也各有不同: 一、低底薪+高提成 较低的底薪和较高的提成奖金是个人提成制中最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销售人员带来业绩后公司发放提成奖金;在没有业绩产出的情况下,公司付出的成本较低。但这种直接、线性的业绩导向,也会为企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对业绩的直接导向,员工认为自己与公司更趋向于简单的交易关系,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降低,从而导致销售人员可能追求短期利益产生一些短期行为,例如在销售活动中的“吃回扣”“飞单”等违规行为,损坏企业利益。此外,这种方式也不利于人才的保留,员工的离职成本较低,在更大的利益诱惑下,员工会选择离开。 虽然低底薪+高提成的方式存在以上风险与不足,但依然是企业选择的主要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其适用的范围广,同时解决了企业销售业绩提升的困难。该方式适用于企业销售产品的周期较短,即客户购买决策时间相对较短,能够及时体现出销售人员的业绩。另外,这种方式也适用于业绩产生与销售人员个人能力关联性较大的情形(而不是依靠产品本身、企业的渠道构建基础等条件达成业绩销售)。最后,企业在短期内对业绩要求较高,需要用高比例的提成激励销售人员,也会采用此种方式。 二、高底薪+高提成 底薪与提成在市场上均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比较少,企业在亟需扩大市场份额、快速提高销售额阶段可能采取这种方式吸引人才,并激励员工快速产出业绩。这种方式对企业的成本要求过高,也存在“高提成”方式导致各种可能的发生,只能作为短期的激励政策,一旦该政策取消或调整后,可能对人才的保留有严重影响。企业在使用这种方式时,需要对该政策调整前后的过渡期做好充足准备。 三、高底薪+中(低)提成 较高的底薪和较低的提成奖金方式在个人提成制中也经常出现,只是提成奖金占总收入的比例较低,往往被忽视。保障性的高底薪能够让员工相对稳定,业绩压力较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销售人员为了业绩采用一些不合规的手段。相对地,这种方式对业绩的激励效果也较差,员工对业绩的努力缺乏动力。 虽然该方式激励效果较差,但这种方式强调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有效地保留了员工,企业业务要求维护好现有客户,强调客户服务的企业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企业可以适当根据员工对客户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因素引入对员工的评价、评级方式,从另一层面激励员工。 这种方式也可能适用于初创阶段的企业,企业核心产品或成熟产品尚未成型,对于员工来说,销售周期较长或者销售难度较大,采用高底薪+低提成有助于保留并培养员工。 四、低底薪+中(低)提成 低底薪+中(低)提成方式同样极少见,一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末期可能采用,该方式无论是对人才的吸引还是激励都较为欠缺,所以一般不会采用。 企业建立完善的销售管理机制,对销售人员不再依赖,业绩产生不依赖销售人员个人能力或员工个人,导向事务性工作,可以采取该方式。虽然企业的成本控制较好,但无论是人才的激励还是保留作用都很小,企业应慎用。
2019-08-07 16: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