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扣除10积分,您确认观看?
确认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步至APP或电脑端官网“我的"查看。
一线操作工工资怎么设定相对合理?
用人单位用差异化薪酬待遇来激励员工,这是薪酬的基本功能。现在来看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基本工资设定不合理,没有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第二,计件工资过低,没有计发员工多完成工作的积极性
1137浏览1回复
关于避税提高公积金缴存金额问题
公司会有风险,如果公司也同意的话,操作方式可以用逆推按20000作为基数,把公司额外支付的直接从员工应发里减掉。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公司的风险
1263浏览1回复
在产假期间社会保险的费用应该全额个人承担吗?
肯定是不合法的,休产假,公司也要发工资,公司可以向社保局申请生育津贴
963浏览1回复
怎么控制员工加班
控制加班,有两种方式,一种激励性的,多干多得,努力提升效率,比如计件,变革薪资结构。另一种加人加设备。加班申报审核只能杜绝员工虚构加班,合理加班和低效率加班杜绝不了。建议你学习下泰勒的操作方式,和车间一起认真测算工作量和效率,在保证员工利益不受损前提下,调整薪酬制度.
1113浏览1回复
关于员工未休完年休假处理
年休假未休的是要支付三倍的。可以延长到第二年,我们就是延长到第二年的2月底,特殊的可以申请到3月底.
1075浏览1回复
医社保知多少
正常情况下入职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就要缴纳社保的。但有些单位转正之后才给缴纳的。民不告官不究,一般没有问题,可不会被查。
1070浏览1回复
如何合理减轻企业五险一金负担,提升薪酬竞争力?
可以将现有的薪资结构变动一下,按照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补贴+提成等,缴纳社保的时候按照基本工资缴纳,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因为员工也觉得社保对自己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不止企业这样想。
1325浏览1回复
春节放假通知
可以通知如下: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结合我司实际运营状况,2017年春节放假安排如下: 一、2017年1月25日至2月3日放假调休,共10天。1月27日、1月28日、1月29日为法定节假日。1月25日、1月26日、2月3日、分别调休至12月24日(星期六)、1月7日(星期六)、1月21日(星期六)、照常上班。 二、1月27日、1月28日、1月29日为法定节假日,各部门不得安排加班。特此通知。放假期间请注意假期安全,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过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1019浏览1回复
如何跟老板沟通薪酬设计方面的不合理性
如果你认为流失率高的原因是薪酬设计不合理,建议不要只是用说的,要用数据说话:第一,列举公司现行薪酬第二,列举竞争对手薪酬第三,列举公司人员离职和薪酬设计的关系第四,草拟你认为合适的薪酬制度,算出成本(这个需要注意,需要算一笔账,告诉老板,你的薪酬制度合理在哪里,是否能创造出更多去的价值)老板其实更关心的是给的薪酬高了是否能起到合适的作用,以节省成本为主,你需要告诉老板的是你做了薪酬调整,可以在薪酬支出上高了些,但是人均效率提高了,流失率降低了,人员招聘培训适岗时间这些成本都减少了,而且最好以数据的数字告诉老板。这样,老板就能明白你做的薪酬制度的好处。如果单纯口头沟通要改,但只能说简单的因为流失率太高却不能算账,明确哪有问题,如何修改,老板是不会满意的
1085浏览1回复
工资计算中的一个7天的差额是什么?
如果调岗,那调岗当月工资就分开算,7号之前的按5500计算,7号之后的按4500计算。例如11月工作日22天,7号(含)调岗前出勤日为5天,7号调岗后出勤日为17天11月工资=(5500*5+4500*17)/(5+17)—五险一金###调岗+调薪,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已经发生了,暂且不论。他的工资算法,我感觉应该是按照4500计算,然后加上7天的差额才对吧,或者用5500算,再减去后面天数的差额
1227浏览1回复
员工入职时间与社保公积金的缴纳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19号入职当天社保和公积金还是能缴纳当月的(非补缴),应该购买当月的
1207浏览1回复
公司薪资调整问题
一般来说薪资调整对员工来说肯定是欢喜的,但是对于老板来说那就不一定了,所以在决定调整薪资的时候应该做一下薪酬调查,而且增加薪资某些岗位最好不要再固定薪资上增加,而是在浮动(变动)薪资上增加,因为在固定薪资上增加之后就不可能再降下来了,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薪酬成本。可以设置一些销售奖、创新奖、或者增加员工福利等等
1144浏览1回复
考勤如何计算
先算好全月应出勤天数,然后看他实际出勤天数,有2种算法:离职员工应发工资=工资标准/21.75*实际出勤天数 ;离职员工应发工资=工资标准-工资标准/21.75*未出勤的天数
1129浏览1回复
劳动合同终止经济补偿金是否扣税?
应当执行财税[2001]157号文的要求,如果在免征范围内的,不征收个税。建议你和公司的人直接到当地税务局当面咨询或者共同打电话咨询12366,口头解释,且该解释与税务局文件相违背,应当无效。而且他的转述中有明显的错误:即“由于双方的劳务合同关系已经终结”,双方应当是劳动关系终结.
1223浏览1回复
年前辞职是否有年终奖
看贵司的年终奖发放的规定,年终奖不属于劳动报酬,如果没有规定,可以不发放
1155浏览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