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扣除10积分,您确认观看?
确认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步至APP或电脑端官网“我的"查看。
基本工资的设定是不是一定不能低于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
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最低工资加奖金等只要不低于最低工资就是合法的
1172浏览1回复
公司罚款的相关问题
尽量不要出现罚款类似字眼。但可以出现扣绩效考核奖多少钱,是可以的。
1111浏览1回复
互联网储备人才计划如何处理?
建议明确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培养下属也是上级的职责。
978浏览1回复
领导安排岗位之外的事,我该如何拒绝?
1、先做好本职工作,工作完成后,可以帮忙,多学东西,提升自己的能力。2、如果工作确实多,可以直接拒绝,并明确岗位职责。
1206浏览1回复
公司希望人事有所改革,司龄二十年的人事经理不作为,怎么办
1、和公司领导反映,让领导去沟通2、加强制度的执行,设立奖惩措施。
1114浏览1回复
中国内地人事迷惘的发展趋势
1、在现有岗位上积攒经验。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行政都有很多基础的事务工作,从基础开始,可以培养自己的工作条理性、细心耐心和时间分配能力。工作接触的面虽然比较广,但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往深度去学习和提升,再应用到工作中。2、利用业余的时间多“走”出去,加入一些专业领域的圈子多跟同行交流,结识朋友圈,更全面了解这个岗位的晋升路径和空间,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当地公司的情况,作出进一步的提升计划。3、定目标,做行动计划。热爱的事,加上坚持,可以让走得更远哟。4、关注规模大一些的公司有没有适合的工作机会,了解JD要求,让自己跟目标更靠近一些,还有在当地的hr社群朋友也许可以帮忙内推。
1011浏览1回复
新入职公司人事怎么展开工作?
1、将手头基础人事做好,2、集合人事相关书籍好好学习,各个击破,稳打稳扎,不能做无头苍蝇
1160浏览1回复
作为新人事如何开展工作?
要看自己的规划,如果你在这家公司没人带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梳理出自己的成长规划,那我觉得,在这个公司也是很锻炼人的,可以一项一项做起来,让公司走向正规化。自己的收获有了,公司也改善了,双赢。如果你觉得在没有人带领的情况下,自己无从下手,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去一家正规一点的公司,至少人力资源的负责人是比较专业的公司,有专业的人指导,成长会更加快一点。当然,成长最主要应该是靠自己的,自己没有行动,再多人带你也没用。
1071浏览1回复
多个办公室怎么管理销售人员的考勤问题
销售人员不外出,参考考勤机数据就可以;如果外出,参考每日工作报告就可以;人事部应该定期巡查人员在岗情况
998浏览1回复
解聘劳动合同通知书
1、打印版无本人签名,视为无效;2、言明解除原因及离职日期;(主动/被动/辞职/辞退/协商一致等,离职手续/工作交接等)3、公司名称与实际名称应一致;4、要求员工本人签名确认,或者按公司辞职模板表格填写。
890浏览1回复
对于支撑挂靠,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如何处理?
可以让该员工提交已购社保并在继续购买社保的证明(社保局证明或公司证明-鲜章),以规避公司责任。
1009浏览1回复
如何正确对待有离职想法的员工
1、和员工进行商谈,告诉公司发展规划。2、组织外部活动3、合理调整薪酬。
953浏览1回复
员工讨要加班费时证据不足,如何申请经济补偿 ?
案例解析:员工讨要加班费时证据不足,可以要求公司承担举证责任。这主要是员工在仲裁申请,举证困难的情况下发生。劳动争议仲裁施行的一般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应施行举证责任的倒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这是因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双方的维权能力不对称、不平衡。用人单位比劳动者掌握着更多的信息,有更强的举证能力,所以这种看似不是很公平的规定,目的是为了追求实质上的公正。但如果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不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则举证责任不能倒置。
1191浏览1回复
hrbp书籍
想转型HRBP,推荐您阅读《人力资源成为战略性业务伙伴》和《HR转型突破:跳出专业深井成为业务伙伴》这两本书籍!相信您会成功转型。
874浏览1回复
员工工资结构化,社保购买的基数怎么算?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刘某的要求是合理的,仲裁申请会得到支持。员工工资结构化,社保购买的基数应为员工的固定工资部分。公司应明确结构化工资的概念,其中绩效工资是浮动工资,其他为固定工资。基本工资高于最低工资,也不能够按照级别工资购买社保。应当按照实际工资缴纳保险(最高不超过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不缴纳保险或不足额缴纳保险属于违法行为,可以要求单位补缴或作相应经济补偿。本案例中,虽然公司按照了不同的级别进行了区分,在公司的制度里面做了规定,并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但是,公司的做法依然是违法的。本案例中,社保的缴交基数是5000元(即:固定工资=基本工资+职位工资),既不是基本工资1500元,也不是职位工资3500元,更不是最低工资1200元。同样的,公司按照级别来界定主管员工的社保基数为3000元也是不合适的。
1235浏览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