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扣除10积分,您确认观看?
确认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步至APP或电脑端官网“我的"查看。
有关返聘人员的条例
如在返聘时发生伤害事故,若有约定就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则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通知》第四条规定:“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受聘工作期间,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的,应由聘用单位参照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标准妥善处理;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与聘用单位发生争议的,可通过民事诉讼处理。”
944浏览1回复
公司制度文件
视工作权限等级/文件的保密等级等,如果公司没明文规定,建议电子档只给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类PDF档..公司要求全体人员知晓的就可以发放。如果是公司内部管理需要保密的制度是不可以发的
1017浏览1回复
如何与试用期延长的员工沟通,鼓励他们
沟通未达标业绩原因,咨询其近况及意向,能否接受延长试用期,做好后期人员离职补充。
1034浏览1回复
关于孕期员工隐瞒怀孕事实,单位是否可以以欺诈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不得和孕期、产假期间的职工解除合同。况且,虽然合同法三十九条有提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给予解除,但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也必须是建立在劳动法基础上的,必须是合法合理的。而劳动法是保护三期女职工的,所以不合法做法:怀孕怎么了,怀孕也不代表做不了事情,当初招聘成功应该也是能力不错的。有的孕期妈妈反而会因为怀孕而倍加努力呢。
1133浏览1回复
亲爱的们,让我们来聊聊招聘这件事吧
招聘的主体平台需要公司给予,现在的网络平台非常强大。求职者未入职前作为客户,求职者需要的是服务,优秀、到位的人力资源服务是求职者加入的最后通牒。以上全部做到位,招聘并不难,重要的就是思考力、执行力、感化力、渗透力,仔细去悟。
1042浏览1回复
人员离职较多原因
做一下调查,员工对企业不满及员工离职原因的调查,对一些离职的员工沟通一下,询问离职原因。然后从总结的数据得出员工离职与不满的原因方面想办法。个人觉得如果你公司的工资跟当地工资差异不大的话,就是企业文化这一块出问题。
1112浏览1回复
收到录用通知,入职当天企业反悔,你该怎么办
作为求职者,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请判断1、录用通知的发送是不是公司邮箱还是个人邮箱? 2、如果是公司邮箱有没有公章? 3、你辞职是在录用通知发送前还是发送后?4、你愿意为争取这个职位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如果是公司邮箱,有公章,你在收到录用通知后辞职并且觉得收到委屈一定要求个说法,那么没错,录用通知属于邀约,根据民法要求赔偿没问题,但诉讼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要考虑一下,如果都不是,那么合理的争取,一个适当的补偿(1个月约定薪资)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1758浏览1回复
人事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1.根据情况,适当的根据老板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比如解除劳动关系的流程,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风险。讲到了,老板娘听不听是老板的事情。2.额外的加班申请加班工资。
987浏览1回复
招聘过程中,对对方一无所知,该如何与对方沟通?
自我介绍,首先表明你的身份,问问求职者想找什么工作,找工作看重点在哪里。根据外出来的需求,比如说他看中薪资,那刚好你们薪资是优势就可以着重强调一下。女生介绍轻松稳定,男生介绍薪资后期发展
1028浏览1回复
劳动合同的撰写
1、我所在的地区,市级劳动局官方网站上有制式劳动合同下载。如果你市官网没有这样的服务,可以百度模板,然后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修改。劳动合同必备要素: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2、不知你所谓兼职人员是指劳务上岗人员,还是非全日制用工。如果是前者,要签订劳务合同或者顾问协议。如果是后者,可以口头约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日工作不超过4小时,周工作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1132浏览1回复
公司人事制度建立了,但是执行力上不去,是谁的问题?
制度里责权监督没明确,制度需要适时的进行维护(修改完善),可以找个理由例如一年更新一次,现在准备一套新版制度,大家学习签字,执行、宣传、领导重视缺一不可
1190浏览1回复
怎样面试技术人员
让用人部门出一套题,然后人事部门进行初面,做一下题目,卷子以及初面结果给用人部门,用人部门进行2面或者直接淘汰
995浏览1回复
长期招不到人,怎么办?
需要考虑所给待遇是否符合该岗位的平均水平.以及你们企业留住人才的优势
1061浏览1回复
遇到偏激求职者怎样妥善解决
可以告知他非常感谢他对公司的关注,目前企业已经有内部合适人员在该岗位工作,已经不对外招聘了。
1210浏览2回复
如果发面试通知了让求职者来上班又不想要了怎么处理?
1、发录用通知后,拒绝入职有法律风险,如果实在想要第二个,可以跟第一个沟通,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2、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以两个都招进来,考察一个星期,看下哪个更合适一些。不过要注意保留证据。
2525浏览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