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扣除10积分,您确认观看?
确认儒思平台“超级会员”产品已关闭,已经开通对应权益的老用户不受其影响,请移步至APP或电脑端官网“我的"查看。
哺乳期女员工育有体弱儿,是否可以申请假期
建议:1、公司制度一般规定请假的流程,如果公司不批,是不构成请假。那么员工就是旷工。2、员工手册应注明旷工次数达多少次,当自动离职或者是违反公司制度辞退处理。3、如果没有违反国家的三期规定,可以直接按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967浏览1回复
有关产假方面的问题
建议:1、可根据公司规章制度执行,如果员工未能及时提供请假材料,公司发放通知书给员工,那么员工无故到岗可以视为事假,甚至是旷工;2、若员工及时补齐资料公司不能轻易解决合同,可通过协商处理。
845浏览1回复
请问外籍员工如何签合同或协议
1、外籍员工需要人力资源保障部出具的《外国人就业许可证》2、用人单位可以在许可证期限内和他签订合同。
920浏览1回复
签了派遣协议的员工和公司要签合同吗
如何处理 :1、社保代理公司签订派遣合同的流程。2、确认是代办还是代理。如果仅是代办这没有问题,如果是以代理公司为用人单位缴纳社保,就存在着社保缴纳与实际用人公司不一致的情况。3、社保公司的派遣合同中,确认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是否续签:不续签。可以直接采取外包的方式,即你们与劳务服务公司签订协议,外地产品销售的工作由劳务公司完成,你们支付劳务费用,由劳务公司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员工与你们公司无关。
917浏览1回复
现在还在试用期,觉得工作不太理想,想换个地方,去其它地方面试,离职原因说什么比较好?
主动辞职就是你的离职原因,可以编造一个原因,如不适应文化氛围,不适应管理模式。
1386浏览1回复
员工请假,假期满后没有延假,旷工多日后自离怎样处理?
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是没有问题,但得走工会程序。不予结算工资没有法律依据,就是你员工手册或制度中规定了,也是违法的规定,不能生效。你的人资管理规定是否经过了民主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1037浏览1回复
让受惊吓员工休息,是对还是错?
应该先和老板联系,毕竟规定没有。你这么做得自己但责任
905浏览1回复
一位员工的妈妈得了癌症,号召员工募捐如何操作较合适?
通知容易起草,但这个举动能否通过公司行为来进行这个还是要向领导汇报接受相关的指示为好;建议可以通过工会来进行,相对比较妥当;
1039浏览1回复
老是背黑锅怎么办
这种事每个人事都会碰到,很正常的,就看你自己觉得值不值得受着气了,不值得就辞职走人就好了,没必要撕破脸。自己把每次事项原由、经过、结果都记录清楚,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下属,原则上我们只有服从,但自己心里要有一个明镜,自己首先把工作做到位,然后再想其他的,
986浏览1回复
员工工伤期间停保
每个地方社保政策不一样的,具体要看你们当地的社保政策,建议详询社保部门。
908浏览1回复
《劳务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要确定这个合作人员是否是退休人员或在校学生,如果不是,那么他是否受公司管理且工作具有持续性,如果接受公司管理,工作具有持续性,那即使签订劳务合同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合同。以上如果都没有,那么可以放心签订劳务合同了,劳务合同一般具备(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再有劳务人员纳税起征点和税率与劳动人员不同,需要注意。不知道你说的赔偿是什么,如果涉及公司机密,我国《刑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涉密人员不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均有其明确的规定与罚则。
952浏览1回复
刚转正一个月的员工,辞退怎么谈,要给多少补偿
直接和员工谈妥后直接让其即时离职同时把员工认可赔偿书面化。并从其薪资中扣除
888浏览1回复
员工提出离职后没交接就走了怎么办
1、联系紧急联系人,告知尽快归还借支款项;2、紧急联系人联系不上,给员工身份证复印件上地址寄通知函,内容为归还借支款项,办理离职手续;3、如果仍没有反应就先看未结薪资能否抵消借款,如果能,就以未归还为理由,缓发薪资;如果不够,那就律师函老家,付诸于法律手段。然后回头再看这件事,怎么防范与未然。首先,关于、截止制度、待离职员工管理制度要完善,部门负责人在同意员工离职后,又同意借支,这就是制度、流程的问题;其次,入职之初,紧急联系人、地址尽可能核实,避免员工出异常联系不到人的情况;最后,还是制度管理,对于借支制度、待离职人员管理制度乃至延伸到其它制度,都有必要进行梳理,尽量减少漏洞,这才是减少、避免风险的王道。
1664浏览1回复
因员工自身原因导致社保无法缴纳,让员工写声明有效吗
社保同意才行,否则不行。
959浏览1回复
关于员工赔偿问题
1、你是想用劳动合同法的哪个条款开除员工?不同的条款规定了是否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工作经验出现失误,是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不听从上级领导命令,命令是否合理,是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者造成不良影响;公司是否在制度中明确规定此属于严重违规,制度的出台是否经过公示、听取工会或者职工代表的意见,制度是否告知员工,员工是否在制度上签字?如果以上皆有,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第二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967浏览1回复